世俱杯官网-意大利联赛历史第一人受邀复出,球迷为之狂热
波波夫
1895年5月7日,在彼得堡俄国物理化学会的物理分会上,科学家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波波夫宣读了论文《金属屑同电振荡的关系》,并且表演了他发明的无线电接收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以电力技术、电信技术、内燃机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汹涌澎湃的时代。俄国科学家、发明家阿·斯·波波夫便是第二次技术革命浪潮中奔腾的水掀起的一柱浪头。他最早发明了无线电,为实现通讯技术的革命,把电报从有线阶段推进到无线阶段作出了重要贡献。
无线电接收机包括一个检波器,一个继电器,一个电磁式电铃,一组电池。检波器是一只玻璃管,两端是电极,内装有金属粉末。当接收到电磁波时,检波器内的金属屑便凝聚起来,电阻急剧减小,电路接通,电铃启动。电铃锤既敲击铃盖,发出声响,又敲击抖动检波器,使凝聚起来的金属屑随时能散开,以便保持灵敏性,准备接收下一个信号。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在圣彼得堡大学向俄国理化学会的同事们作了收发无线电报表演,采用莫尔斯电码,距离为250米,电文是“亨利希·赫兹”,以表达对这位第一个检测验证了电磁波的科学家的敬意。这是世界上第一份有明确内容的无线电报。
1901年12月12日,意大利发明家马克尼的研究小组,在加拿大的纽芬兰使用风筝天线,接收到从相隔3000千米外,横跨大西洋的英国普尔杜发送的无线电信号——字母“S”,宣告人类进入了无线电通信时代。
而在1894年,不到20岁的马可尼偶然读到德国科学家赫兹的一篇重要论文,马可尼受到启发,认为电磁波可以作为传递讯息之用,并试图将这一构想付诸实施。因为缺少意大利政府的支持,1896年,马可尼来到英国。
马可尼
同年2月,马可尼在英国进行无线电试验,可以实现14.4千米距离之间的通讯联络,马可尼还申请专利,专利号码为12039,这是有史以来有关无线电的第一个专利。马可尼在加拿大的纽芬兰建立了一座最为原始的电台,用气球和风筝作为接受信号的工具,同时他在英国西南角的宝窦建立了天线塔,每天以强力信号发送3个小时的电码,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越洋信号是简单至极的“S”。
1901年12月12日,马可尼从嘈杂的声音中收到从两千五百千米以外传来的微弱的“滴、滴、滴”声,这是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听到大洋另一边的声音。
相关链接: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发射开播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
kjcxlcb@news.cn
如果您喜欢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内容
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您的支持是我们科普传播工作的动力!
期待您的关注!
微信号:kjcxlcb
点击下方浏览原文。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